日前,國家統計局、科學技術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《2020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》。數據顯示,2020年研究與試驗發展(R&D)經費投入總量突破2.4萬億元,延續“十三五”以來兩位數以上增長態勢?!豆珗蟆凤@示,去年中國R&D經費投入再創新高,投入強度持續提高,其中企業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,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積蓄創新動能。
R&D經費投入強度提高
R&D經費投入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科技活動規模與強度的重要指標?!豆珗蟆窋祿@示,2020年中國R&D經費投入總量達到24393.1億元,比上年增長10.2%。
由于R&D經費增速比現價GDP增速快7.2個百分點,R&D經費投入強度(與GDP之比)達到2.40%,比上年提高0.16個百分點,提升幅度創近11年來新高。
從國際比較看,我國R&D經費投入也呈現穩中有進態勢——
總量穩定增長。2020年,我國R&D經費總量約為美國54%,是日本的2.1倍,穩居世界第二;2016—2019年,我國R&D經費年均凈增量超過2000億元,約為G7國家年均增量總和的60%,成為拉動全球R&D經費增長的主要力量。
增速全球領跑。2016—2019年,我國R&D經費年均增長11.8%,增速遠高于美國(7.3%)、日本(0.7%)等科技強國。
強度追趕加快。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,我國R&D投入強度水平已從2016年的世界第16位提升到第12位,接近OECD(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)國家的平均水平。
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本報記者表示,近年來,我國研發費用投入不斷加大,創新被擺在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位置。從過去“引進、消化、吸收、再創新”到如今越來越重視原創性、基礎性研究,這將有利于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向中高端邁進,助力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。
企業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
全國R&D經費投入創新高,區域之間協調發展態勢也進一步鞏固。
從省份看,R&D經費投入超過千億元的省(市)有8個,分別為廣東、江蘇、北京、浙江、山東、上海、四川和湖北。
分區域看,中西部地區研發投入增勢良好。2020年,東、中、西部地區R&D經費分別為16517.3億元、4662.9億元和3212.9億元,分別比上年增長9.2%、12.0%和12.4%,中西部地區增速連續4年超過東部地區,追趕態勢明顯。
在各類活動主體中,企業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。2020年,企業R&D經費18673.8億元,比上年增長10.4%;占全國R&D經費的比重達76.6%,對全國增長的貢獻達77.9%。
其中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&D經費15271.3億元,比上年增長9.3%;投入強度為1.41%,比上年提高0.09個百分點。重點領域R&D經費投入強度穩步提高,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產業基礎能力提升創造條件。
在劉向東看來,當前企業發展面臨新的市場環境,要想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,就需要依靠創新,向“專精特新”方向發展。企業要在行業賽道上攻堅克難,有所突破,才能不被輕易替代。不少企業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性,正加入到重視研發投入的隊伍中來。
創新支持政策取得實效
鼓勵創新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、研發費用加計扣除……全社會重研發重科創的氛圍,離不開良好的政策環境。
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統計師張啟龍介紹,相關政策支持效果不斷顯現。2020年,規模以上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減免稅金額為2421.9億元,比上年增長29.4%。規模以上開展研發活動企業占比為28.4%,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。
“相關部門明確將制造業企業研發加計扣除比例由75%提高到100%,有望帶動企業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投入、提高技術能力和產業鏈供應鏈水平。”張啟龍說。
根據全國財政決算數據,2020年國家財政科學技術支出為10095.0億元。張啟龍表示,未來,在繼續擴大經費投入規模的同時,還需進一步優化經費投入結構,提高投入質效。
具體包含三個方面:優化政府資金投放,在保增長基礎上,進一步向經濟社會發展最迫切的重大需求集中、向重點領域關鍵行業傾斜,改進經費預算管理和撥付方式,發揮好“指揮棒”作用;發揮企業主體作用,鼓勵企業進一步加大對原始創新和自主攻關的投入,通過組建創新聯合體等方式強化產學研合作,提升“主力軍”戰力;健全全社會多元化投入機制,完善社會捐贈、風險投資、金融科技產品等資金來源渠道,大力發展新型研發機構,營造“多元化”生態。(記者 李 婕)